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美文美图  > 正文

书生报国
——老科技工作者李超显的故事

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3-02-23 09:54

□李雪晴

他是英烈的遗孤,10岁就为我党传递情报。

他是大难不死的雏鹰,曾被反动派扔进井中而被乡亲搭救。

他是名校才俊,却在祖国最需要时穿上军装。

他是共和国第一代计算机人,见证了“两弹一星”的艰辛与荣光。

他是怀揣初心的悲悯者,用全身心的投入,让数万名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待遇获得转机与新生……

他就是李超显,高级工程师,一位普普通通的耄耋老人。

父辈的旗帜

1937年,李超显出生在鄄城县郑营乡王尹庄村。他的家庭普通而特殊,说普通,是因为和大多数乡亲一样贫困,甚至还不如其他乡亲,因为乡亲们的生活虽然艰苦,但日子相对安定。而他,从小就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,经常随着母亲东躲西藏。

他的家庭,和别人不一样。

父亲李次孔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,但其真实身份却是我中共党员,是鄄南一带地下工作的领导人,是鄄南人民革命路上的带头人。日据时期,他以教师身份作掩护,积极发展和壮大抗日力量。但慢慢地,其身份暴露,便索性拉起武装对抗日伪。

日伪对李次孔恨之入骨,多次到其村里秘密围捕。作为家属,超显和母亲便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。在上级组织安排下,他们投亲靠友。回忆往事,年幼时的超显记不清他们到过多少村庄,总是一次次转移。好在不是搬家,母亲一个包裹,牵着他的小手就到了一个新家。

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,全家终于迎来短暂的和平时光。

但好景不长,到了1947年1月,父亲因昔日同日军作战留下的枪伤恶化而不幸去世。紧接着,国共两党在鲁西一带进行拉锯战。作为“红色背景”的家庭,自然会被国民党反动派盯住。1948年,一伙还乡团来到王尹庄,诬陷超显家藏有武器,硬逼东邻李学先在其堂屋当门挖地三尺。因无所收获,气急败坏之余,他们将11岁的超显扔进村东头井里。

那次劫难,没齿难忘。回忆往事,老人连说三个“幸亏”。

“幸亏我会游泳。”超显扑通一声被推到井里,感觉到井中的水很深,即使成人也踩不到底。乡下的男孩子们都有几分野性,夏天时池塘河流是他们玩耍的天堂。所以,超显拼命地浮上水面,紧紧抠住井壁上的砖缝。

“幸亏是夏天。”当时是六月天,只穿着单衣裤衩,所以被扔进井里后环境还能适应。即便如此,井水毕竟寒凉,慢慢地,超显就感觉到浑身发抖,牙齿不断打战。恐惧和绝望的阴影渐渐袭来,他不断给自己打气:一定要挺住,一定要挺住,一定要挺住……

“幸亏村外及时响起了枪声,坏蛋跑了。”再有一会儿,超显可能就真的挺不住了。但村外枪声一响,这几个胆小的坏蛋立马逃之夭夭。就是那位被勒令挖地的大叔赶了过来,投下绳索,他才得以获救。

敌人之所以盯上他们家,也是有缘由的。不光因为他家是红色家庭,还因为其父当年的两位战友曾住他们家一段时间。两位一姓秦,一姓兑,都是三十岁左右。

1948年1月,才读小学一年级的超显放学回家。这两位叔叔叮嘱他去送信,信被藏在“紫花内衣”(一种黄色彩棉)的夹皮层里,然后再用针线大针脚缝上。

按照大人的叮嘱,超显挎着装着荒草的粪箕子上路了。为了避免引起坏人盯梢,他避开大路,专走田间筏子地。约莫一个多时辰,终于将信送到引马区的李民区长手里。

此后,他担任地下交通员,多次为党传递情报。

几十年后,李超显临近退休时,因档案多处有明确记载,组织上认定为1948年1月是李超显参加其革命工作的开始,因此被批准享受离休待遇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